您好, 欢迎来到中国美术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商铺建站 | 艺术家建站 | 美术企业建站 | 艺术通 | 管理助手 | 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
中国美术网
搜索排行榜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展览 > 地之子——庞薰琹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作品展
地之子——庞薰琹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作品展
开幕时间:2009-10-15
展览时间:2009-10-15 至 2009-11-16
展览地点: 北京 北京画院美术馆一、二层
主办单位:全国政协书画室、中国美术家协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
展览备注:
展览前言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常熟市人民政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联合主办,北京画院美术馆、庞薰琹美术馆共同承办的“地之子——庞薰琹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作品展”将于2009年10月15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是北京画院美术馆自开展 “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以来的第12项重要展览。展品包括由庞薰琹美术馆提供馆藏庞薰琹作品72幅、佚失作品照片19幅和部分庞薰琹历史影像资料;集中展示了庞薰琹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创作的油画、素描、水彩、白描、书法和设计图稿等作品。 此外,北京画院美术馆还以本次展览为契机,增补再版了凝聚庞薰琹二十余年心血写就的《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因此,展览中特设了由图文展板、手稿资料和历史文献构成的再现《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创作历程的部分。展览同期,北京画院美术馆还将举办学术研讨会及教育讲座,展览将持续至2009年11月10日。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是庞薰琹艺术创作最为旺盛的时期,亦是其艺术思想与创作风格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1930年回国后,庞薰琹脱去西装,换上长袍,开始读线装书,用中国笔墨、传统画法画人物画。虽然其间主要还是画油画,但他已开始探索如何表现“民族性”与“装饰性”的问题。30年代的油画《地之子》 是庞薰琹有感于当年江南大旱、民不聊生而花了几个月时间创作的一幅作品, 这本是一幅油画,曾于1934年在第三次决澜社作品展览中展出,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本次展出的是1934年用水彩画的初稿)。 他采用简化和拉长的形体描绘,大面积平涂,以平面、装饰的风格来表现朴实和力量。 他吸收外来形式,却加入了中国人的情感、神韵,包括造型和线条的运用。此幅作品正是他“中国学术现代化,外国学术中国化”主张的具体体现。30年代末,庞薰琹深入到“地无三里平”的贵州地区,踏遍80多个苗家山寨,于40年代初完成了20幅《贵州山民图》。1946年回到上海,又以同样的手法,以苏南农民为对象创作了一批水彩画。他将画面作了高度平面化和装饰化的处理,写实和变形结合起来,具体的人物形象和非具体的装饰图案结合起来,再现客观对象和表达主观情感结合起来。有批评家称这批作品为“他的艺术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作品。”这期间,庞薰琹还创作了一批大白描, 这些作品线条细致柔美,洋溢着装饰情调,有融合装饰与绘画为一体的意图。傅雷称赞他“具有东方人特有的气质,他的线条艺术成就很高,是东方人中的佼佼者。”早在巴黎时就对工艺美术的图案设计感兴趣的庞薰琹,回国后收集了上千幅中国古代青铜、陶瓷、丝绸和漆器上的纹样,并在此基础上在四川郫县创作了一本《工艺美术设计》。这本《工艺美术设计》将中国古代纹样与现代设计意识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既是中国的、又是现代的设计道路,至今影响深远。

    庞薰琹先生怀着美好的理想,从东方走向西方,又从西方回到东方,探索中国艺术的振兴之路,开启现代绘画和现代设计承前启后的新局面。他的理想和行为,也为现代中国艺术和艺术教育奠定了根基与方向。今天,我们在庞薰琹美术馆及庞薰琹家人的帮助下,促成了本次展览。选取了庞薰琹艺术创作最为旺盛时期(上世纪三、四十年代 )的作品在此展出,以此来纪念这位中国二十世纪艺术的先行者 。
 
关于中国美术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法律声明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授权者版权所有©2024
电话:010-62873646 传真:010-62873646 电子邮箱:kefu@meishujia.com.cn 联系QQ:2516323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