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证号:9017 
  著名雕塑家林家卫官方网站  
首页 简介 艺术年表 新闻 作品欣赏 相册 荣誉 给我留言 与我联系  
 作品分类
网站分类:
雕塑
     其他
 相册
未定义分类
 站内搜索
关键字:
类别:
 
 服务公告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加微信联系我们
 新闻详细信息
最美雕塑作品 捐给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
时间:2011-4-20 10:01:57 点击次数:4106

  ——访著名青年雕塑家林家卫
       我不是梵高,创作不出超时代的艺术作品。但是,我要用我的心,为北川羌族文化的传承、发扬,尽一份普通中国公民的责任。
       ——林家卫语
       2009年5月1日,中国著名青年雕塑大师林家卫赶到北川。
此行,已是他在震后第十一次到北川。以前,他是以志愿者的身份前来,以艺术家的身份体验灾情。这一次,他却是为了羌族文化的重建而来。
雕塑大师灾区捏泥人
       2009年5月1日上午,林家卫刚走到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一位羌族小姑娘就向他跑来,热情地和他打招呼:“我认识你,你是福建的泥人叔叔。”
林家卫想不起这个姑娘的名字了。但他知道,在去年“5.12”地震发生后,他和很多羌族小朋友在一起捏泥人,教他们画卡通。这位和他打招呼的羌族小姑娘,就是其中的一个。那时候,他不是艺术家,只是众多志愿者中的一员。
       林家卫很少看电视。去年“5.12”特大地震发生后,他只知道四川发生了地震,震中在汶川。他不知道,这次地震,给四川人民和全国人民带来多大的伤痛。2008年5月15日晚,他偶然打开电视,当时新闻里正在播报北川的灾情,一组组数字,一下子就把他的心揪住了,他为自己那几天没有及时从新闻上了解灾情而懊悔。
“我为什么不在现场?我也要向前冲!”5月15日晚,林家卫彻夜不眠。他还有一个身份是厦门中卫阳光雕塑有限公司董事长。第二天一大早,他带着公司的10余名员工,带着必备物资和爱心从福建赶到北当时,因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太多了,林家卫没有获准进入灾区一线救人。他带着自己的员工,走进了八一帐篷学校,走进了擂鼓幼儿园,教20余位小朋友捏可爱的娃娃,捏弥勒佛,教孩子们画卡通。看到孩子们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的心里才有了稍许的安慰。
    5月19日,因为公司有急事,他赶回福建,处理完毕后,又再次赶到北川,和孩子们在一起。到2009年春节,他先后10次到北川。特别是2009年春节前的那一次,他和公司员工开着车,一直在北川地震灾区各个安置点奔波,陪老人聊天,与孩子们捏泥塑,“待了6天,几乎没怎么休息,开车师傅的双眼皮都熬成了单眼皮。”
“傻子”艺术家的价值观
    从事雕塑艺术以来,林家卫的作品从没有参加过拍卖。但为了支援灾区,他先后两次捐献出自己最珍爱的雕塑作品。
    2008年6月8日,林家卫刚从北川返回厦门,恰逢厦门文艺界为地震灾区“天佑四川•爱在鹭岛” 厦门地区名画家特别赈灾义卖活动,因为地震题材的雕塑作品5.29才开始创作,而当时还没有创作完成,他将自己以前的作品《兵马俑》捐了出去,现场拍卖2.5万元。此后,这件作品又被持有人捐出,在7月中旬举行的“天佑四川•爱在鹭岛——全国著名美术家为四川地震灾区校园重建作品义拍会”上,这件作品拍出1.6万元。
    此后不久,林家卫通过中国美术家协会,将两件雕塑作品《铁骨狂飙》、《建设者》捐赠给汶川灾区,所拍卖的款项全部用于当地的公益事业。其中,《铁骨狂飙》是第五届中国体育美展入选作品,《建设者》则入选2005年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可以说是价值不菲。
    “你这样做,值得嘛?”看到林家卫为灾区捐出多件作品,很多人说他是傻子,神经病。面对众多人的不解,林家卫却认为,他是在尽一个普通中国公民的责任,“作为一名艺术家,作品的价值不能用金钱去衡量。如果将有限的作品,由于公益事业,作品本身的价值与意义,是无限的。”
去年,在北京举行的“2008和谐中国年度峰会暨2008中国公益事业促进大会”上,林家卫被中国公益事业促进会等6家公益事业单位评选为 “中国公益事业形象大使”。
最美的雕塑捐给北川
去年6月30日,经过10天的努力,林家卫完成了第一件和地震有关的雕塑作品《?》。到目前,他为灾区创作的作品已超过90件。
在灾难面前,作为一名艺术家,应该如何为灾区人民,尽一份应尽的责任?林家卫认为,这种责任,是通过艺术作品的创作去体现,展示灾区人民心声,传递无边大爱,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去关注灾区。在创作完成的作品中,有19件都是地震中和抗震救灾期间各种感人场景的再现,包括《救救爸爸,救救妈妈》、《众志成城》、《马勇泪》、《扎起希望》、《北川的烛光》、《背妻男》等。
在19件作品中, 11件和北川有关。作品《感恩之礼》,是林家卫以敬礼娃娃郎铮为题材创作的,作品在表现人民子弟兵的大爱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小郎铮的赞美,“他在获救之后,向子弟兵敬了一个最美的礼。”这件作品入选今年4月22日举行的北京国际雕塑展;作品《开路》则表现的是救援人员冒着生命危险打通生命通道的场景,作品最大的意义是,再大的困难只要敢于面对,勇敢开拓,就会有战胜一切困难的无穷力量。这件作品入选“礼赞生命•‘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周年纪念雕塑展”;作品《众志成城》则再现的是医生、志愿者、军人等共同奋战,对生命的呵护……
    今年5月1日,在北川考察时,林家卫偶然看到了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的规划设计方案后,突发奇想——可不可以通过雕塑艺术,对抗震救灾期间的部分场景进行还原呢?他认为,通过雕塑作品的立体感,真实再现当时的场景,能更大程度的感染游客,感受到灾难中的大爱。
林家卫的这一想法,引起了北川羌族自治县有关领导的关注。同时,林家卫表示,为表达他对北川人民的心意,他将择日把和北川有关、自己最满意的几件雕塑作品,捐赠给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
投资北川传承羌文化
“五一”假期以来,林家卫一直奔走在北川。比原定的返程时间,推迟了好几天。
“羌族文化吸引了我,羌族同胞的精神让我感动。”林家卫说,以前的10次北川之行,他也曾进入过北川老县城,灾难现场的废墟让他震撼,让他流泪。那10次北川之行,他是一一名艺术家,以一名普通公民的身份前来,尽一份应尽的责任。但是这一次,他怀着对北川羌族文化的感情来的,“文化毁了不要紧,但文化不能发展却是最可惜的。”
在灾后重建中,如何拯救羌族文化?在未来的发展中,如何使羌族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承与发展?林家卫说,羌族文化内容丰富,艺术内涵独特,但在地震中却遭到严重的损毁。从5月1日到北川后,林家卫北川境内奔走、考察,与相关部门接触,决定在投资组建“北川中宇文化公司”。他希望利用自己的艺术专长优势,与旅游结合,对羌族的刺绣、器乐等独特的文化元素进行包装开发,甚至对地震遗址和抗震救灾中的各个场景进行雕塑复制,使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发扬,“羌族文化重建与传承,与旅游相结合是一条有效途径。”
“我不是梵高,创作不出超时代的艺术作品。但是,我要用我的心,为北川羌族文化的传承、发扬,尽一份普通中国公民的责任。”林家卫说,他希望用自己的行动,吸引更多的人对羌族文化进行关注。羌族文化以礼品、纪念品这些特殊的符号,让游客带走,传播到世界各地,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羌族文化。游客带走的,不仅仅是文化的传承,更重要的是,向世界各地带去了北川灾区同胞的坚强挑战困难、创造美好生活、感恩无边大爱的心声。

友情链接中国美术协会网 |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网 | 书法家王运涛官方网站 | 画家田小东官方网站 | 画家赵子忠官方网站 | 画家史贵仁官方网站 | 画家蔡元甫官方网站 | 书法家李闯道官方网站 | 画家赵慧斌官方网站 | 画家杨仕芳官方网站 | 书画家曹大经官方网站 | 画家刘素丽官方网站 | 书画家孙东旭官方网站 | 画家齐建民官方网站 | 画家刘峰官方网站 | 画家张丽官方网站 | 画家彭廷龙官方网站 | 画家张天佑官方网站 | 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边杰官方网站 | 油画家黄艺豪官方网站 | 画家李国兴官方网站 | 画家王洪祥官方网站 | 邱楚莲官方网站 | 画家汪国岛官方网站 | 油画家李宾官方网站 | 画马名家刘院明官方网站
首页 | 简介 | 艺术年表 | 新闻 | 作品欣赏 | 相册 | 荣誉 | 留言 | 与我联系
管理助手 | 免责声明
点击次数: 151531
linjiawei.zgmx.cn | 著名雕塑家林家卫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