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胡江在创作山水画《万古丹霞》。
雄健与秀丽——胡江的山水画
文/邵大箴
胡江的山水画有自己的个性风格,它兼有雄健与秀丽之美,融写实技法与笔墨情趣于一体,既有直接来自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又有艺术的精心加工与剪裁,表达出他面对自然的主观感受。
胡江早期从事陶艺、雕塑艺术创作,迷恋书法。在这个基础上,他转入中国画领域,专攻山水,研究传统山水画的章法与笔墨,拜岭南革新家陈金章和北派大师李可染画派传承人李宝林为师,并通过艰苦探索,逐渐形成独特的绘画面貌。胡江的山水画没有旧文人画陈陈相因的习气,有的是描写大自然景色的能力和传统的写意技巧,气息清新,格调纯正,让人在欣赏中琢磨其意味。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原行政长官何厚铧收藏胡江创作的国画《龙山紫气》。
进入20 世纪,包括山水画在内的传统国画面临西画写实方法的挑战。最初,画家们思想上的纠结在于是追随西画的素描造型,还是沿袭文人画的笔墨?经过反复争论和画家们的实践探索,产生了大致共同的认识:文人画笔墨造型体系仍可通过“以古开今”的努力开辟新的道路;融合写实与写意技巧的中西合璧方法,创造新体国画,是另一重要的创新途径。具有国际视野又有本土特色的岭南画派,是国画领域中坚持中西合璧方向的主要流派之一。
暨南大学校长宋献中(左二)、副校长洪岸(右一)等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右二)
赠送胡江创作的山水画《江山祥云》。
胡江的山水画不可能不受到岭南画风的影响,不过在信息发达、文化交流频繁的今天,胡江与当代许多艺术家一样,对画派的地域性热情已大大消减。他们广采博取,吸收各方面营养,思考的是如何使自己的作品具有传统文化精神和时代风采,使作品更有艺术表现力。
香港回归是十年之际,时任暨南大学校长胡军(左三)、副校长贾益民(右二)、现任暨大党委书记林如鹏(右一)一行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原行政长官董建华(右三)赠送胡江创作的山水画《春和景明》。
胡江笔下的山水画素材大多来自岭南地区,外表灵巧、内质刚健的岭南山水,恰好适合他用兼有写实与写意绘画技巧来加以表现。他发挥自己既有的造型能力,又努力把写实的技巧结合在以书法为基础的笔墨结构之中,赋予画面以意象性。他重视块面造型的整体气势,高山峻岭有雄浑苍劲气魄,不纤弱,不琐碎;同时,勾勒点擦皴染的笔墨功夫到位,不乏柔和、婉转之气韵。人说他的艺术创作是南人北相,不无道理。
1982年6月,胡江在西安华山采风。
胡江有本画集以“江山·祥云”作为标题,可见他对画云彩的浓厚兴趣。 云是山水景观的组成部分,有天空便有云彩。有时作品中即使不画云,空白处也使人产生云的联想。云是气体,受光的影响呈现出各种色彩。云彩有“实”的形,但这形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千姿百态。这些都使艺术家可以通过观察并充分发挥想象力加以描写。
2017年,胡江(前排左四)随中央文史研究书画院南方分院画家到安徽采风。
胡江山水画中的云,或浓或淡,或显或隐,或水墨涂抹,或敷以色彩,都处理得妥帖自然,与山的体势协调一体。这些被他称之为“祥云”的图样,反映了他安详、平和的性格和对当今社会安定、祥和的祝福。(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美协书记处书记、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部原主任、美术杂志主编)

2011年,胡江在创作大型国画《杏林春暖》。
胡江100幅山水作品欣赏

火神山下 86cm×97cm 2020

雷神山下 97cm×97cm 2020

不倒的旗帜 110cm×68cm 2008

挺进汶川 110cm×68cm 2008

共和曙光系列作品之一——翠亨村中山故居 68cm×68cm 2016

共和曙光系列作品之二——上海中山故居 68cm×68cm 2016

神山雨后 244cm×122cm 2016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馆藏

春和景明 100cm×200cm 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藏

江山祥云 90cm×180cm 2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藏

飞杏林春暖 600cm×1300cm 2011 广州华侨医院藏

龙山紫气 68cm×136cm 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原行政长官何厚铧藏

秋声 180cm×240cm 2005 暨南大学藏

从都揽胜 194.5cm×704cm 2012 侨鑫集团藏

禅路云峰 136cm×68cm 2007

大海我的故乡 130cm×68cm 2015 
东方欲晓 185cm×145cm 2006

根 97cm×97cm 2005

源 97cm×97cm 2005

恩施大峡谷 210cm×145cm 2013

恩施之宝一支香 136cm×68cm 2019

浮山春晓 136cm×68cm 2020

贵水长流 136cm×68cm 2012

哈尼之春 185cm×145cm 2014

和风 108cm×68cm 2009

中国钓鱼岛 100cm×68cm 2012

金陵春晓 136cm×68cm 2020

金沙水拍云崖暖 198cm×98cm 2017

美国赐安山 210cm×68cm 2019

南方三月天 210cm×98cm 2020

千岩竞秀 185cm×145cm 2006年

山高水长一 136cm×68cm 2011

山高水长二 136cm×68cm 2011

山高水长二 136cm×68cm 2011

山高水长四 136cm×68cm 2011

山高水长五 136cm×68cm 2011

巍峨钟南山 136cm×68cm 2020

山谷叠翠 210cm×145cm 2012

深谷春声 250cm×160cm 2014

盛厦清风 136cm×68cm 2017

平远五指仙石 108cm×68cm 2009 
峡谷烟岚 244cm×122cm 2010 
一夜春风 138cm×68cm 2013

长江西陵峡 136cm×68cm 2019

朱村古榕 98cm×80cm 2007

阿里山三代同堂 68cm×68cm 2010

不畏艰险者 34cm×34cm 2020

春来满地水 68cm×68cm 2004

电白放鸡岛 98cm×98cm 2006

浮山春早 68cm×68cm 2015

高州文峰塔 41cm×41cm 2020

禾塘坡 60cm×60cm 2020

黄山观音石 136cm×136cm 2012

吉山飞泉图 34cm×34cm 2020

明月清风二 50cm×50cm 2019

猎德祠堂 97cm×97cm 2007

朗江清流远 98cm×98cm 2007

暨南园一隅 97cm×97cm 2010

粤北盛夏 120cm×120cm 2010

夏晴 68cm×68cm 2005

驼铃古道 138cm×138cm 2016

四代同根生 68cm×68cm 2010

入冬早雪 34cm×34cm 2020

云山 41cm×41cm 2020

张家界天门山 60cm×60cm 2020

紫气 86cm×86cm 2005

穿越浮山的笛鸣 100cm×180cm 2019

春融醉乾坤 122cm×244cm 2015

春醒 145cm×360cm 2009

春讯(陈金章题) 90cm×120cm 2012

多伦多大学古钟楼 48cm×68cm 2017

富春江晨晖 68cm×136cm 2019

暨南蒙古包 860cm×180cm 2006

加拿大尼亚拉加大瀑布 46cm×68cm 2017

江流归大海 98cm×198cm 2005

江山祥云 80cm×189cm 2019

漓江春雨 80cm×163cm 2014

荔园春晓 70cm×180cm 2020

洛基山冬韵 48cm×68cm 2017

南岭初春 97cm×180cm 2010

深山晨韵 122cm×200cm 2008

韶关狮子岩 100cm×200cm 2004

群山起舞 69cm×136cm 2012

清音图 68cm×136cm 2009

南岭春声 70cm×180cm 2019

生生不息 68cm×136cm 2006

天山曙光 68cm×136cm 2010

巫山祥云 68cm×136cm 2017

祥云飞渡 68cm×136cm 2016

祥云化雨图 45cm×68cm 2004

云晓春光 233cm×320cm 2013

云海游龙 68cm×136cm 2003

雄山雨后 145cm×360cm 2010

迎客松 145cm×208cm 2020
以下请横屏欣赏

江山万里图(局部) 60cm×1300cm 2013

金山神韵 48cm×189cm 2020

山川揽胜 120cm×500cm 2013

万古丹霞 200cm×1000cm 2015

五桂飘香 145cm×500cm 2016

江山叠翠图 60cm×1300cm 2006

胡江,1956年出生,广东省电白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理事、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南方分院副院长,暨南大学兼职教授、暨南大学两岸四地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广东岭南诗书画研究院执行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