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网
潘丰泉照片

潘丰泉

擅长中国画,美术理论
籍贯: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

简介

艺 术 简 历

潘丰泉(曾用名:潘风全),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福建美协人物画艺委会委员,厦门书画院画师,厦门美协常务理事。作品入选首届全国中国人物画作品展、第四届中国体育美术作品展、时代风采-全国写生画展等。北京大学出版社、河北美术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等出版个人画集五种如《潘丰泉人物绘画》《潘丰泉作品精选》《潘丰泉作品选辑》等,数次参加学术活动如《写意·笔墨·中国画教学--第三届中国美术·长安论坛》《新世纪徐悲鸿学术研讨会》等。

作品

晨光暖阳

《晨光暖阳》

作品表现的是藏民早上的生活,尽管经过前面的艰苦劳作,感到格外的疲劳,但,每个人想到当一家人可以快快乐乐地生活在一起,即使是在生活条件较差的野外,风餐露宿,也是幸福无比。

马头琴曲

《马头琴曲》

本作品是本人长期以写意画为主之外的另一种探索——工笔人物画创作。所描绘的是蒙古高原和它的主人生活中的某个情景,全画以冷色调渲染空阔的草原,力求在有限的时空里表达出深远的意境,所谓的“天苍苍野茫茫”之意象,包括远方的蒙古包、马匹,和长长的白云等,对这一切布局的勾划描绘,是为了更好地把前面的主体,作为全画的视觉中心人物,一位饱经风霜的蒙古长者形象彻底衬托出来,使得人物与背景关系即能够成为一个整体,又可以独立为一个比较有说服力起到支撑全画的骨架作用,由于恰到好处使用了三角形构图,加上人物动态关系,显得稳固牢不可破,避免了一些若只刻画单一人物,或许出现诸如薄弱急促之不足,人物蒙古袍深红色既能够与草原冷青色协调一起,又突出了作为视觉主体的分量感。另外,人物形象和马头琴以及服装这些部分刻画细腻,与背景道具渲染得相对大概一些,工写结合,以成对比,使得画面主次分明,无形中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秋获斜阳里

《秋获斜阳里》

从事人物画创作多年,一直怀着对表现少数民族人物一种深深的情感。在浙江美术学院专业学习的八十年代左右,始终坚持人物造型写实训练,毕业后又从自身条件各方面考虑,开始出现一些新的想法,既在不违背人物造型基本规律要求下,能不能找到一些相对适合自己艺术审美趣味的方法,来探索发展最终大凉山生活着的少数民族,尤其是劳动妇女形象慢慢进入我创作的视野,在追求一类不属于大变形即相对小变形趣味尝试中,虽然,大凉山生活离我们相对遥远,但通过各种了解和资料掌握,再借助于艺术规律加以想象,和表达,设想她们的生活是艰苦的,但大凉山在逐步建设中会改变眼前这一切,包括贫困,所以我用一种比较原始又有浪漫风格的红色调,去渲染整个画面的视觉效果,其实也是我个人对于这一段探索的一种美好的期待,希望大凉山人民生活的越来越好,我的创作追求也是有的放矢,慢慢成熟起来,朝着心中既定的艺术目标前进。

联系

网站客服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长按或扫码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