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
黄永镇---徐宏评论文 时间:2007-9-3 14:28:02 点击次数:7601
初恋的味道
-------画家黄永镇《初恋》的艺术思维 ○徐宏○ “大田薅秧行对行,两个秧鸡在歇凉,母鸡盯到公鸡喔,小娇望到少年郎……”一首经典的巴渝民歌,在画家黄永镇的笔下,神奇般的构成了一幅感人的画面…… 从一种听觉艺术上升为视觉艺术,除了要有丰富的生活基础之外,还得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大文豪鲁迅先生在评莎士比亚的作品时曾经说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形象…… 那么,在一千个艺术家的笔下,会不会对这同一首歌谣产生一千种构图思维呢? 画家黄永镇,生长于大巴山区,对巴渝风土民情有深厚而又独特的情怀…… 让我们来看一看画面…… 葫芦藤下,脉脉含情的四眸。 这就是一幅凝动的风景。 这里,画家黄永镇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的抽象思维(构图)、形象思维(无极观,必然观,同一观,变异观,阴阳观)、情感思维(相拥而立)、灵感思维(相聚或离别的瞬息)、社会思维(置景)等诸多方面,无疑是一次对中国画艺术深厚内涵的探索和创新…… 在人的一生中,爱最珍贵,也最困难。画家黄永镇用他的画笔以一种默视、一种低唤、一种隽永的爱的方式为基调来描绘年少时的每一次相聚,每一次离别…… 画面写情,情太浓,象陈酿最甘最醇的美酒,馨香醉人; 画面写爱,爱太深,仿佛融尽世间所有的芬芳,歌颂爱情。 读到这里,不由得我们不去产生这样的遐想; “假如我能/用世上所有的美丽/铺一条幸运之路/让她(他)快乐地踏上…… 假如我能/用我的纯真/造一个温馨的港湾/看她(他)微笑着躺在我怀中/哪怕只是一次/一次美丽的诱惑/也愿意……” 难怪,品读过这幅画的读者,都会被画面的情景,深深地吸引,长久驻足,不得不去追忆自己的初恋情怀…… 置景的时候,画家黄永镇,多想让时光就此停留…… 看,葫芦藤的藤条的末梢,是不是象一个草书的“寿”字,铺排在画中人物的身边?瓜蓬下,十八个金色的葫芦,运用了 “易经八卦”的数理关系(数理十八,意为逢凶化吉,富贵长寿,大吉大利,一帆风顺),三根支撑整个画面的木架(葫芦藤架)不也运用了老子《道德经》里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意境吗? 由此可见,画家黄永镇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切领悟……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古往今来,在多少书画家的笔下,以不同的内涵诠释着“爱的永恒”;而画家黄永镇运用收放自如的艺术思维来表达质朴的乡土情怀,以此捕捉生活中的每一次相聚,每一次离别,构成了永恒的瞬息,不得不令人沉醉,令人想象…… “从此/我便将你的微笑/当作月光/把我的爱意/藏在月色清秀的葫芦藤下/等你……” 读到这里,已被画家黄永镇的神来之笔所吸引,也被画家黄永镇的创作情怀所倾倒。现在才理解,为什么在谈论中国书画界人物画的发展时,不能不谈到“南黄(指重庆黄永镇)北马(指北京马振声)”的人物画创作;谈到书画大师,不能不谈论“二黄”(指重庆黄永镇,北京黄永玉)的创作历程。 品黄永镇的画,仿佛置身在年轻的故事里; 品黄永镇的画,仿佛寻回了飘逝的幸福和甜美; 品黄永镇的画,仿佛品一杯陈年老酒; 品黄永镇的画……… |
|
关于中国美术协会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法律声明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
授权者版权所有©2025 |
电话:010-62873646 传真:010-62873646 电子邮箱:kefu@meishujia.com.cn 联系QQ:25163238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