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中国美术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商铺建站 | 艺术家建站 | 美术企业建站 | 艺术通 | 管理助手 | 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
中国美术网
搜索排行榜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禅与我们的创作

时间:2014-7-22 16:34:20 点击次数:3794

       申古博、刘向红

      (演讲稿)
 十年前,我们为了接一单壁画的生意,去到中国著名的佛教寺庙——山西玄中寺,拜会方丈根通老和尚。


       根通老和尚见面发问:“为什么来画壁画?”

       我说“挣钱。”

       “为什么要挣钱?”

       “提高生活质量。”

       “有钱能吃得更好,穿得更好。但是你们认为有了这些物质,就能提高生活质量吗?”

       “好像不能。”

       “嗯。我提几个条件,你们如果能做到,就来画壁画吧。”



根通老和尚提的这5个条件是:

       第一:不收钱;

       第二:不吃肉;

       第三:要诵经;

       第四:要冥想;

       第五:用矿物色。



       巨大的好奇心驱使我们接下了这单赔本的生意,我们很想试试看,德高望重的根通老和尚,是不是能做到不妄语:(“不妄语”是佛教五大戒条律之一)不挣钱也能提高生活的质量。

       对于老和尚提的这五条。乍看之下,我们觉得第四条冥想最简单。因为,我们想,再是修为了得的大德高僧,也总不至于会看到人的脑子在想什么。冥想这么虚无的东西,最容易糊弄过关。

       而从专业的角度来看,第五条用矿物色最难。可能大家都知道,中国矿物壁画最集中的体现是在敦煌,最顶峰的创作集中在唐代。宋元之后,由于诸多原因,中国传统矿物颜料壁画逐渐式微。尤其在近百年内,已无大规模制作。矿物壁画的诸多技法也失传已久,无迹可寻。

       我们在玄中寺的壁画创作始于冬天。深山之中,冬天格外冷。晚上吃过晚饭后,既无报刊电视,也无网络广播。最多的时候就是各自回房间,把被子拥在腿上,靠着暖气片,闭上眼睛试着冥想,也给老和尚知道,我们每天都在按照他说的做。

       一晚,天降大雪。冥想时忽然记起禅宗的一桩公案:

       一位禅师住在庙里,天降大雪天寒地冻。冷得实在没办法,就把庙里的木制佛像劈柴烧火取暖。

       方丈闻讯,匆匆赶来阻止,看到佛像已成熊熊烈火。

       他大声斥责:“你在干什么?”

       “我在烧舍利(“舍利”是得道高僧死后焚烧肉身可得到的结晶体)。”禅师慢声答到。

       “这木头哪能烧出舍利子?”

       “对呀!我烧的是木头又不是佛,你急什么?”

       方丈立有所悟,对禅师敢破敢立的精神表示敬服。

       由于创作经变画稿的原因,我也经常请教根通老和尚,禅是什么?他总是笑而不语。那天想起的这桩公案让我稍稍有了开悟。

       使用矿物颜料绘制壁画,我们想到的困难都遇到了,我们没想到的困难也遇到了。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我想讲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的一次艺术奇遇。

       矿物颜料绘制壁画时,液态的颜料刷到垂直的墙壁上会往下流。已经勾好的轮廓,一上色就流得面目全非。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常常对着流满颜料的墙面发呆。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这颜料溢流的画面里,凸现出一幅大写意的山水画。这次美妙的艺术奇遇激发了我的灵感,之后,我和向红反复创作实验,终于得到了我们想要的画面。而这些画让我们来到了这里,和诸位一起分享我们的艺术创作和艺术理想。



       在历时四年的玄中寺画壁过程中,我们发现,在根通老和尚提到的五个条件里,其实,冥想最难做到。

       冥想是学习禅的钥匙。禅是中国绘画的精神内核。

       中国历史上的许多绘画大师都是禅修大师:唐代吴道子,持金刚经修禅定;宋代范宽,常年隐居终南山;元代黄公望,身为全真教道士……在这点上,我们也学习前辈们的修禅精神,在冥想中体悟山水的境界。冥想中的山水与现实的山水有很大的不同,冥想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是活的,是可以用灵魂与之对话的,是不受透视、光影制约的。可以用心来作画。

       禅宗从印度到中国,从“不立文字以心相传”到六祖坛经,显示了禅文化强大的包容性。禅与中国的儒、道文化结合相融,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符号。我们创作山水,也学习禅的这种变革精神,适应时代的大环境,把西方的色彩学、构成学等世界性绘画语言运用到我们的绘画中来,让更多的人走近东方的艺术。

       禅是积极进取的,是敢破敢立的。禅是单刀直入,抓主要问题的。

       中国传统山水的创作往往局限在传统皴法之中。我们接受禅宗破立的不二法门,打破局限,创造出一种水皴法,形成面貌一新的山水画。



       十年前的夏天,我们机缘巧合,受到高僧启发,在一次艺术奇遇的激发下找到了创作的方向;

       十年后的夏天,我们因缘际会,来到大洋彼岸,与各位同怀艺术理想的高朋前辈分享交流,激发新的创作灵感。



谢谢各位!

 
 资讯排行
    恭贺原生态山水画派创始人一-贾雨荣...(1617次)
中国艺术名家典范—建国75周年艺术...(1124次)
《景秀世界·瓷名天下》-- 李志松陶...(1057次)
新邵:国防润童心 共筑强军梦(961次)
中国艺术名家典范:建国75周年艺术...(875次)
梅缘——艺术大师李立与农民弟子的...(503次)
 最近展览
·艺无止境——中国当代名家书画艺术大展 京津新城温
·转角——芳之陈艾美人画展 中关村盘古
·梁书、梁西江书画传承作品展 江西省美术
·『筑梦新征程』郭雯师生八人画展 深圳书画艺
·我和我的祖国---惠州画家画惠州作品 中国画学会
·“清风徐来”韩昊山水作品展 爱国路东湖
·2017年中国国家一级美术师郑世武画 浦东新区世
·“象外追维”谢增杰大写意花鸟画展 红桥北大街
·“行一带一路,品墨韵中华”-全国美术 中国国家画
·痕迹:2017瞿顺发水彩画画展 广轩路29
·信笔游之——方广智访问学者山水画作品 中央美术学
 
关于中国美术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法律声明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授权者版权所有©2024
电话:010-62873646 传真:010-62873646 电子邮箱:kefu@meishujia.com.cn 联系QQ:2516323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