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中国美术协会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商铺建站 | 艺术家建站 | 美术企业建站 | 艺术通 | 管理助手 | 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
中国美术协会网
搜索排行榜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刘沫的艺术幻觉——主体思维在山水画中的多项选择

时间:2007-12-10 13:17:59 点击次数:4139

邵养德


   每当我与画家们进行交谈的时候,不管他们年龄大小,或男或女,总能听到一些模糊的语言,令我十分困惑;在欣赏他们作品的时候,总是看到他们在雪白的宣纸上画出一些用皴擦点染构成的模糊阴影,浓淡干湿胡乱堆砌,不论从远处还是近处,看来看去也只是一些抽象的符号。这说明他们在“形似”上遇到了麻烦,既使通过终生的努力也未必能取得成功。成名容易,成功难!
   1961年我在西安东关接待了一位来自四川的学者温翰章,他给我讲了一件往事:在抗日战争的初期,郭沫若住在成都一座别墅里披着睡衣接待了一位大学生,那位大学生向郭沫若提了一个问题:“什么是旧文学,什么是新文学?”一“时代有新旧,文学无新旧!”郭沫若笑眯眯的回答道。在文革开始的时候,吴晗的《海瑞罢官》遭到无情地批判,郭沫若感到压力很大。1966年4月中旬,他在一次人大常委会会议上作了即席发言,坚决表示“要将自己几十年来的作品统统烧掉!”。身为人大副委员长的郭沫若把自己都否定了,谁还有资格自我肯定呢?据说郭沫若的家乡有条沫河,故自名“沫若”,表示自己的文章如同沫河,滔滔不绝,也像唾沫,一吐为快。既然刘沫也以“沫”字为名,那么,他是否也具有郭沫若的那种自我否定的精神呢?这需要力量和勇气。
   如果在山水画创作中仅仅“得其形似,则无其气韵;具其彩色,则失其笔法,岂曰画也?”  (唐末美术史论家张远彦《历代名画记》)值得深思。我认为,“形似”决不能与“形象”相提并论一“形似”是虚实之间的互补,实中有虚,其小无内,虚中有实,其大无外,可大可小,以虚为主,可称之为玄学。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我们的传统绘画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就偏离了自己民族的本体,犹如一叶小舟漂浮在汪洋大海上,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其原因追究起来也无非是对“形似”这个学术概念无知达到惊人的程度;或者装作是无知,这更加虚伪可怕。无知可以谅解,经过启蒙可以改变,但虚伪自以为是,几乎不可救药。尤其在中国传统书画领域里伪君子比比皆是,是他们主导着文化的主流方向,偏离民族主体越来越严重,一味地追求“写实”、  “如实地描绘”、  “机械的复制”和“如实的反映”,在这种荒诞的反映论的支配下,显示了艺术上的极端虚伪。
   刘沫,1989年在西安美院国画系毕业后被分配到政府部门担任非专业工作,使他丧失了很多展示专业才能的机会,十分可惜。因为他受的教育基本上都是写实主义的,所谓“科学的方法”,也就是用西方写实主义的方法“改造”传统绘画,所以对传统绘画的理论和实践隔靴搔痒,在文化“黑洞”里见不到光明。近年来,他在山水画创作中略有醒悟,从“立意”到“用笔”都已经向传统绘画回归,并已经初见成效。在主体思维、立意形态和象征符号等方面和传统文化挂上了钩,显示了其主体创造的能力。
   刘沫山水画把对自然的理解、体验与人格精神结合起来,反映的并非自然山水的形貌,而是深刻地揭示了人在自然深层体验中的感悟。
   从刘沫的作品中我们能感觉到形似的生动,笔墨的淋漓,张力的对抗,艺术语言的自由与奔放,在气质上的浑厚与壮美。同时,也看到他的作品是长安画派的延伸,在继承与发展中把个体创造意识注入作品中,体现了本体进入的探索精神。其作品的生命力正是与人格精神的统一,并揭示出具有个性与共性的内在联系。
   文化市场上的不平等竞争,突然把书画家带到“一个充满了无意义痛苦的陌生世界里”,使他们赚到钱很卑鄙,赚不到钱很卑贱,每时每刻都在“有”与“无”之间进行自我调整,在他们手中举着一支笔,都在瞄准目标,希望打到钱眼里,但是其“头脑好像腐朽炮座上的一门锈迹斑斑的旧滑膛炮,在瞄准之前需要使劲的调整方向,而最后肯定还是打不响。”(美国史密斯:《中国人的德行》)历史证明,在“没有正义的地方就没有自由,没有自由的地方也就没有正义。”正义是国家的本质,自由是对国家的认同。


2006~6月1日  西安东关寓所

 
 资讯排行
    春风十万里 —-梅园吟风月,翰墨共...(279次)
著名画家汪国岛原创技法——超越笔...(259次)
著名书画家李征(墨龙)先生应邀出...(173次)
艺脉传承典范人物——李志松(114次)
 最近展览
·艺无止境——中国当代名家书画艺术大展 京津新城温
·转角——芳之陈艾美人画展 中关村盘古
·梁书、梁西江书画传承作品展 江西省美术
·『筑梦新征程』郭雯师生八人画展 深圳书画艺
·我和我的祖国---惠州画家画惠州作品 中国画学会
·“清风徐来”韩昊山水作品展 爱国路东湖
·2017年中国国家一级美术师郑世武画 浦东新区世
·“象外追维”谢增杰大写意花鸟画展 红桥北大街
·“行一带一路,品墨韵中华”-全国美术 中国国家画
·痕迹:2017瞿顺发水彩画画展 广轩路29
·信笔游之——方广智访问学者山水画作品 中央美术学
 
关于中国美术协会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法律声明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授权者版权所有©2025
电话:010-62873646 传真:010-62873646 电子邮箱:kefu@meishujia.com.cn 联系QQ:2516323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