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中国美术协会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商铺建站 | 艺术家建站 | 美术企业建站 | 艺术通 | 管理助手 | 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
中国美术协会网
搜索排行榜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怀念纯真时代

时间:2009-4-7 20:20:17 点击次数:3737

作者:余 翔 本文来源:解放日报

    走进徐文华的寓所,客厅墙上挂着的大多是一些极富古典主义韵味的风景和肖像。我们一边聊天,一边翻看他的画册,其中有给美国《时代周刊》绘制的封面,也有为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及其夫人所作的肖像。而其中最吸引我的是一幅名为《红领巾》的作品。
    这幅画创作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因为徐先生早年有小学教书的经历,因此他对孩子们活泼纯真的天性有着深切的观察和认识。这幅《红领巾》完成后,在当时影响很大,80年代初曾在上海美术馆展出。80年代末,徐先生初到美国,这幅画就被美国一位著名收藏家收藏,后来又辗转由美国康奈尔大学博物馆收藏。
    即便在今天看来,这幅当时的主题应景创作在形式和技巧上也有值得玩味的地方。画面中的四个小学生采用的是相对稳定的构图,画面中心是前排站立的小女孩,作者细致地描绘了女孩衣服上的花纹,却对衣摆、裤子等细节作了相对虚化的处理,对处于次要位置的其他三个小学生则画得极为简略,背景更是采用了大面积的留白。这种平面化的处理、简化和变形的装饰风格,不由得让人想起19世纪末法国那个短暂的艺术流派———纳比派。
    徐先生毫不讳言自己对纳比派代表人物博纳尔的喜爱和推崇。1891年出现于巴黎的纳比派以革新绘画艺术为标榜,广泛吸收高更、塞尚及日本浮世绘艺术的有益因素,主张在理性和感性的领域里,对自然进行“重新安排”,强调创造诗意的现实,追求平面的装饰效果和象征意义的表达,注重审辨色调及单纯与变形的法则。在当时的中国,这种耳目一新的画面处理方式和绘画理念具有多么“实验”和“当代”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徐文华的这幅画,没有单纯地照搬理念,而是用真诚的笔触和精致的技艺,将个体的生活经验融入到画面中,表达出自己时代的精神。是的,尽管那是个喧哗与骚动并存的年代,可是那个时代总体弥漫的气息,不正是像画面中的小学生一样吗?或许稚嫩,却真诚、热情,对未来充满了乐观的憧憬。

日期:2009-03-28



 
 资讯排行
    春风十万里 —-梅园吟风月,翰墨共...(279次)
著名画家汪国岛原创技法——超越笔...(258次)
著名书画家李征(墨龙)先生应邀出...(172次)
艺脉传承典范人物——李志松(114次)
 最近展览
·艺无止境——中国当代名家书画艺术大展 京津新城温
·转角——芳之陈艾美人画展 中关村盘古
·梁书、梁西江书画传承作品展 江西省美术
·『筑梦新征程』郭雯师生八人画展 深圳书画艺
·我和我的祖国---惠州画家画惠州作品 中国画学会
·“清风徐来”韩昊山水作品展 爱国路东湖
·2017年中国国家一级美术师郑世武画 浦东新区世
·“象外追维”谢增杰大写意花鸟画展 红桥北大街
·“行一带一路,品墨韵中华”-全国美术 中国国家画
·痕迹:2017瞿顺发水彩画画展 广轩路29
·信笔游之——方广智访问学者山水画作品 中央美术学
 
关于中国美术协会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法律声明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授权者版权所有©2025
电话:010-62873646 传真:010-62873646 电子邮箱:kefu@meishujia.com.cn 联系QQ:2516323857